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山水林田大会战

薛城区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 重塑绿水青山美丽颜值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8-09 18:40:20

薛城区坚持把“山水林田大会战”作为生态建设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千山头·蟠龙画卷、三湾里·薛河古韵、十里湾·田园沐歌、九龙泉·归园田居、石榴园·张庄明珠、林慢城·生态薛城、陶源坞·磁窑古镇等片区生态综合治理,实施重点项目99个,累计完成投资20.4亿元,完成造林绿化8000余亩,荒山绿化彩化6300亩,生态廊道提升63公里,破损山体治理7处,河道治理7条,建设公园游园5处、口袋公园48处,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万亩。千山绿化工程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省级林业生态修复样板工程, “大会战”工作相继亮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

高点定位、高位推动,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把大会战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按照保护、修复和利用相促进的原则,对辖区生态资源进行全要素综合设计,科学编制《薛城区“山水林田大会战”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山水林田生态布局,努力构建“山青、水秀、林茂、田沃、湖美、城靓”的大生态格局。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区山水林田大会战总指挥,并成立综合协调、资金筹措、山体修复及空间规划等六大工作专班,分别明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统筹推进大会战工作。坚持工程化理念、项目化思维,每个片区都成立一线指挥部,加强项目管理、技术指导和全过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治一片区域成一片生态景观,整一片流域成一幅山水画卷”,打造示范片区、精品工程。健全完善调度通报、督导观摩、评比考核等工作体系,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大会战工作。要求各相关责任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一文、一表、一图”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比的氛围、争的劲头、战的姿态。坚持建管并重,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山长制”,加快形成项目后续管护常态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出台了《薛城区生态保护公益岗设置方案》,开发山林防护、河湖治理、湿地保护等生态公益性岗位129个,优先吸纳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切实发挥了生态公益岗在生态保护和增加农民收入上的长效作用。

全力做好“护山”文章。按照“分类实施、重点治理、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思路,分期分批、科学有序推进沿城、沿路、沿风景区山体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通过实施采坑治理、客土回填、危岩清除、清理整平场地、栽植各类苗木等工程,完成奚公山、梁山西南坡、大山南坡、小红山等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7处,治理面积50余公顷,消除了地质环境问题,增加了山体绿化面积。以环城绿道沿线可视山头为重点,按照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原则,大力实施荒山披绿工程,完成千山、北安阳北山、圣土山等荒山绿化工程21个,造林绿化面积6300余亩,栽植黑松、侧柏、黄栌、五角枫等各类苗木120万余株,加快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森林生态景观。统筹考虑荒山造林、破损山体治理、山林防火等工作,系统实施千山片区生态综合治理,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实施“引水上山”工程,铺设“引水上山”管道6710米,软管10000米,开挖蓄水池50余个,成功将蟠龙河水引到山顶,破解造林与防火中“水”的难题。在造林区域中规划实施16米宽的生物防火隔离带7000米,铺设防火通道5100米,有效解决客火入侵和缺少消防通道的问题;采用“因坑定苗”“见缝插针”“客土造林”等措施,确保造林成效。全面抓好防火护绿攻坚战,新增森林防火红外成像远程视频监控7处,智能语音卡口8个,实现林区防火视频监控网络全覆盖。

全力做好“治水”文章。以打造全域现代生态水网为统领,系统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综合治理,全力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突出顶层设计,先后完成《薛城区现代水网规划》《河湖库水系连通规划》等规划,启动实施了小沙河锦阳河改造提升、西城区水系水环境治理、河湖库水系连通、引湖入薛等工程建设,累计投资6.3亿元,完成河道治理13.6公里,铺设输水管网78公里,水库除险加固7个,增强全区水资源统筹调控、优化配置能力。实施现代水网信息化工程,完善薛城区智慧水务平台,提升改造华众、西丁、西仓3座橡胶坝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引湖入薛骨干输水管道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对水系连通项目新建拦河坝及河道重要河段安装自动化监控系统。坚持按流域、成片区,推进河湖扩绿、湿地生态修复,围绕蟠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周营沙河省级湿地公园,在全区范围内先后启动实施了湿地生态修复项目8个,完成河道绿化彩化24公里,安装湿地科普宣传展牌32个,栽植水生植物40万余株,制作净化水质生态浮岛22处,完成湿地修复面积1000余亩,堤岸绿化彩化面积900余亩,薛城小沙河、锦阳河、杨庄沙河等6条河流被评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十字河、高河等6条河流被评为市级美丽河湖,成功承办了国家淮委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现场观摩会,周营沙河被水利部作为山东省唯一美丽示范河湖典型正式向全国推广。

全力做好“兴林”文章。坚持科学造林绿化,加快实施镇村兴绿、绿道提升、城区绣绿、产业增绿等工程建设。结合“双十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镇村绿化美化工作,完成村庄绿化提升76个,创建市级森林镇街3个、森林村居60个,进一步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以构筑城乡绿网、改善城乡环境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山官路、郯薛路、民生路等道路绿化63公里,完成十字河绿道、榴园绿道提升建设23公里,新建长峪山绿道7公里,栽植美国红枫、紫薇等苗木3000余株,高标准打造节点3处。加快推进凤凰绿道片区杨树林示范段建设,打造绿化景观300余亩,塑造了环城绿道典范、森林体验基地形象。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规模增绿、均衡布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城市园林绿化行动,建设提升龟山、凤鸣湖、站前广场等公园游园5处、口袋公园48处、打造城区绿化节点15处、城区内绿道绿廊10公里、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市驻地。采取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特色经济林基地,试点推广果材两用核桃100余亩;高标准规划实施了常庄街道石榴创新产业园项目建设,栽植石榴200余亩;改造提升沙沟镇张庄村石榴资源,示范推广秋艳、双红宝石等石榴新品种4500余株;建成省、市级观光果园6个,惟恋猕猴桃、华鑫苹果分别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林交会金奖、银奖。

全力做好“育田”文章。聚焦整合资源要素发展粮食产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打好沃田丰产攻坚战。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科学编制治理方案,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完成陶庄镇种庄村、常庄街道埠岭西村、沙沟镇城子村等4个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面积361亩,既盘活了闲置工矿废弃地、拓展了农村用地空间,又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和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积极推行秸秆还田、深松深耕,实现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农艺措施有机融合,全面改善土壤条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分类施策,平原井灌区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建设标准,在陶庄镇、邹坞镇、常庄街道埋设节水灌溉地下管道164.44公里;提水灌区做好结合文章,以项目为依托推进沙沟镇“十里湾”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周营镇绿色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培育蔬菜批发市场35个,增加了农民收入。薛城区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

坚持产业融合,联动发展,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依托“山水林田大会战”,薛城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坚持用好方法打造好生态,以好生态孕育好产品,让好产品实现好价值。通过推动生态建设与康养、文旅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十里湾、陶源坞等片区,发展农家乐21家、精品示范园13家,年接待游客30万余人,带动群众增收1200余万元,让市民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高标准实施凤凰绿道片区建设提升工程,冠世榴园西大门、石榴仙子休闲公园等成为网红打卡地,规划了运动休闲、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5条;推进亲和源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创建,构建集养老、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于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古薛文化资源,讲好薛城故事,整合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运河支队红色教育基地、研习社等资源,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成功承办了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现场会。“山水林田大会战”的实施有力支持了生态环境提升及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点绿成金”的故事在薛城不断上演。